楼市的健康发展需要销售与租赁互为补充
自打有了换房的计划以后,就开始了跟中介打交道的日子,让我说什么好呢!
上门都是客,中介好热情,在我们看中一套房子以后,第二天房主在网上改了价格。因为中介是跟买卖双方分开谈的,我觉得涨价这事儿中介有很大嫌疑。后来想想一套房子那么多人看,买房沦为鱼肉也是必然。适逢3.17新政出台,我也就以观望的心态拒绝了这笔交易。
于是,中介的领导就开始给我打电话,意思是哪次调控以后房价不大涨啊,你现在不要,过一个月说不定就涨啦!你到时候就后悔了。我也问了一句:你怎么知道市场是个什么走向?你能确定吗?他则得意洋洋地说你去看看北京(楼盘)供地的情况,已经没多少土地可供应了,房价肯定涨啊,历次调控最后的结果都是如此。说得我心里还真有点怕怕,人家都说这么多年楼市只有听中介的最靠谱,可是我心里就是很不乐意。
过了几天,中介问我之前那套房子要不要了,说价格可以谈,没搭理他。我觉得我好像在跟中介对赌,你赌涨,我就赌跌吧!
又过了几天,中介告诉我房子出手了,以高出我当初看的价格卖掉了。
然后我赶紧连续关注了一下,发现房价确实还在悄悄涨,而且涨幅还不小。我就很纳闷了,难道中介又说对了?后来雄安新区的政策出台了,中介倒是消停了一阵子。
这期间中介也给我推荐房源,但明显没有原来那么频繁了。而我也第一次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河北,在地图上看着那么大的河北以后,突然觉得有趣,为什么以前我们一定都涌向北京的楼市,那么大的周边为什么没有被关注?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。
而北京的购买力其实早已经外溢到了燕郊廊坊等地。近期北京又出台了新增土地供应的计划,五年内新增150万套住宅,虽然河北也开始限购,我也没有购房资格,但是北京供地短缺带来的焦虑心理开始舒缓。
最近中介挂出了业主委托30天内涨价不予推广的消息,但是我更倾向于理解为是中介的自我约束,这大概是跟中介打交道这么多次以来第一次听到中介嘴里说不涨价,难道中介的心态变了?
最起码我开始察觉到一种变化:就是中介开始为买主着想了。一个市场如果开始考虑消费者的利益,我觉得就是一个健康的信号。
原来中介敢于提价的原因在于供应的短缺,而在加大供应之后,中介自己也调整了策略。不得不说,价格涨跌的背后其实是供求关系的变化。
有时候都觉得奇怪,那么破的房子都能卖上天价: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,黑黢黢的楼道,没有天然气管道,下水道的出口处经常爬出小强,在一片乱象里看了好久才知道原因:稀缺啊!
商品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注重消费者利益呢?就是处于供应充足并且激烈竞争的局面下。
朋友在廊坊买了一套新房,说了一句:这辈子都不会再去碰房子的事情了。原因是现在买房是件非常累的事情,大抵代表着轻松炒 房的时代差不多已经结束了,一系列的政策逼得投资客退场。
剩下的就是手握现金买房的人在支撑房产买卖,这其中有些不着急的人进入了观望状态。还有是手上有房产准备换房的人,这一类人群其实更多地是转向了房产租赁市场,出租原有的一套住房,再租一套大的房子改善居住,这样未尝不是一个相对轻松的置换居住方法。
而现在中介也看中了租赁这块大市场,他们跟房主签订合约,再把房子装修一下出租。相对于自住房出租,公租房的价格会便宜很多,如果在销售市场加大商品房供应以外,并发展和管理好租赁市场,和销售市场能够产生补充和竞争,也许能够更有益于市场的健康发展。